更新时间:2021-10-21 13:56:40 人浏览
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需要提交的文件材料有很多种,如起诉、答辩、上诉、代理词等等,所以很多人很容易混淆这些名词。下面法临网小编给大家讲讲,民事纠纷二审代理词与上诉状的区别?
民事纠纷二审代理词与上诉状的区别
一、概念
1、二审代理词。代词是诉讼代理人单独使用的一种非正式文书,其最主要部分是质证与辩论,而其中,质证与辩论则是诉讼代理人多年的心结。
2、上述状。民事上诉是指诉讼当事人、具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被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法律责任的第三人在上诉期限内不服第一审判决,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撤销、变更原判决或者裁定的司法文件。
二、提交的条件不同
1、二审代理词
代理词是代理人为了称述事实和理由而做出的。其目的是让法官接受自己的代理意见,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
2、上述状
所谓民事上诉,是指当事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当地各级人民法院一审民事判决或者裁定,依法向上一人民法院上诉,要求重新审理案件的诉讼文件。上诉的目的是为了重审。
(一)民事上诉必须由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起,其他人无权提起;
(二)民事上诉必须由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一审裁判不服提起;
(三)民事上诉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和期限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三、格式不同
1、二审代理词
与其它诉讼文书相比,代理词书写方式灵活,不具有统一的格式,总体上仍由开头、正文和结尾三部分构成。首部、尾部的写法与辩护词大体相同。写作代理人的主体,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抓住争议点,明确提出代理意见,围绕这一观点从多个角度一观点。要从事实、证据、法理、逻辑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2)根据事实和法律,对实质性委托进行准确、详细、深入的分析,支持其诉讼请求。
(3)代理词要随着诉讼过程不断修改、充实和完善,注意及时吸收新情况,弥补代理词中的漏洞。
(4)代理词的语言应生动、简洁、论点清晰、逻辑清晰、客观、全面、有重点;通俗、易懂、有针对性、有针对性。
2、上诉状
在民事上诉中,主要运用抗辩法撰写。驳斥要有针对性、说明性、逻辑性。对于上诉人对原判决不服,要有针对性地予以纠正;要针对辩驳,摆出客观事实和证据,正确地引述法律条款,从理论依据出发,明辨是非;要在论证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原判判决。
上诉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姓名、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其他组织的姓名和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人民法院的名称、案件的编号和原因;上诉的请求和原因。
小编在上面详细介绍了民事纠纷二审代理词与上诉状的区别。二审代理人与上诉人的区别包括以上三点,但不限于本文。在处理法律问题时,当您不能明确区分二审代理人与上诉人时,您可以联系我们法临网的在线律师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