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22 10:03:21 人浏览
在法律领域,一次性伤残是指个人因意外事故或职业病而造成永久性身体或精神损伤,导致其丧失劳动能力,并因此获得一次性经济补偿。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一次性伤残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期间或因为工作原因遭受意外事故或患职业病,导致其身体或精神永久损伤,经伤残等级鉴定后确定为一次性伤残。一次性伤残包括:
伤残等级为10级至1级的身体伤残;
精神伤残评定为轻度的精神病、轻度痴呆症或其他影响劳动能力的精神障碍。
一次性伤残赔偿金的计算标准为:职工月工资×伤残等级×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年数,其中: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年数:一级15年,二级至四级10年,五级至九级5年,十级3年。
一次性伤残可以申请工伤认定。职工因工遭受事故或患职业病,造成一次性伤残的,应向所在单位及时报告,并提交相关材料申请工伤认定。
材料清单:
工伤认定申请表;
职工身份证明;
医疗诊断证明;
伤残等级鉴定结论;
工伤事故认定书或职业病诊断书。
一次性伤残是指因意外事故或职业病造成永久性身体或精神损伤,导致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伤残状态。一次性伤残赔偿金的计算需根据伤残等级和职工月工资来确定,且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工伤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