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3 09:56:07 人浏览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借钱不还的情况。如果借款金额较小,可以通过催收等手段进行追讨。但如果借款金额较大,且借款人拒不还款,则可能会构成老赖。那么,欠多少钱不还可以构成老赖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如果借款人符合以下条件,则可以认定为老赖:
1. 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生效裁判;
2.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
3. 隐匿、转移财产;
4. 虚假诉讼、妨碍执行;
5. 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
在欠款金额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根据实际情况,法院会综合考虑借款金额、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拒不还款的情节等因素,判断是否构成老赖。如果借款金额较大,且借款人有能力还款但拒不还款的,则可能会被认定为老赖。
如果被认定为老赖,将面临以下后果:
1. 被限制高消费,比如不能乘坐飞机、高铁,不能出国旅游等;
2. 被限制担任企业高管;
3. 被禁止参与政府采购活动;
4. 被纳入失信人名单,个人征信受影响;
5. 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为了避免被认定为老赖,借款人应注意以下事项:
1. 借款时应签订书面借条,并明确借款金额、还款时间等信息;
2. 如果借款数额较大,建议借款人到法院办理公证;
3. 如遇借款人拒不还款的情况,应及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4. 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借款人有隐匿、转移财产等行为,应及时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措施;
5. 积极配合法院执行,如实申报财产状况,不得虚假诉讼或妨碍执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