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克扣工资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4-05-10 09:27:56 人浏览

在雇佣关系中,克扣工资是指雇主在未经员工同意的情况下,从员工应得的工资中非法扣除部分款项的行为。这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损害了员工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劳动关系的稳定。

一、克扣工资是什么意思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克扣工资包括以下行为:

未按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支付工资;

克扣劳动者的工资;

未经劳动者同意,擅自扣除劳动者工资;

强迫劳动者缴纳费用

克扣因执行公务而给予劳动者的津贴补助。

克扣工资是什么意思(图1)

二、克扣工资有什么表现形式

克扣工资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

未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雇主支付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雇主与员工约定好的工资,但实际支付时克扣部分。

未足额发放加班工资:员工加班后,雇主未足额支付加班工资。

克扣社保公积金:雇主从员工工资中扣除社保公积金,但未按规定缴纳。

强迫缴纳费用:雇主以各种理由强迫员工缴纳费用,如罚款、伙食费等。

三、克扣工资的后果有哪些

克扣工资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雇主可能面临以下后果:

行政处罚:劳动监察部门会责令雇主补发克扣的工资,并处以罚款。

刑事处罚:情节严重的,雇主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民事赔偿:员工可以向雇主提起诉讼,要求雇主补发克扣的工资并支付赔偿金。

损害声誉:克扣工资的行为一旦曝光,会严重损害雇主的声誉。

克扣工资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员工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劳动关系的稳定。如果员工发现自己被克扣工资,应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或人民法院投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