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得什么病可以无效婚姻

更新时间:2025-08-21 12:24:04 人浏览

在婚姻法律领域,婚姻的效力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其中某些疾病情况可能会对婚姻效力产生影响。了解哪些疾病可能导致婚姻无效,对于维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婚姻幸福,还涉及到一系列法律责任和权益分配。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得什么病可以导致婚姻无效的相关问题。

一、得什么病可以无效婚姻

在2020年之前,我国原《婚姻法》规定,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婚姻无效。但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这一规定进行了重大修改。现在,民法典不再将患有特定疾病作为婚姻无效的情形。不过,一方在婚前隐瞒重大疾病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虽然法律没有明确列举哪些疾病属于“重大疾病”,但在司法实践中,一般认为严重遗传性疾病,如某些先天性痴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型精神病等精神类疾病,以及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像艾滋病、梅毒等在发病期且具有较强传染性的疾病,可被认定为重大疾病。若一方婚前隐瞒这类重大疾病,另一方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有权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

例如,甲在婚前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但并未告知乙。婚后乙发现了这一情况,乙可以在知道后的一年内,向法院请求撤销与甲的婚姻。法院若认定甲所患疾病属于重大疾病且甲婚前隐瞒,就会支持乙的请求。

得什么病可以无效婚姻(图1)

二、婚前隐瞒重大疾病婚姻被撤销后财产如何分割

当婚姻因一方婚前隐瞒重大疾病被撤销后,财产分割是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当事人可以先自行协议处理。这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则,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如各自的出资情况、对财产的贡献大小等,协商确定财产的分割方式。

若当事人无法达成协议,那么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在这种情况下,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无过错方在这段婚姻中可能因为对方隐瞒疾病而遭受了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损失。法院在分割财产时,会适当倾向于无过错方。如果双方在同居期间共同购买了房产,无过错方在购房时出资较多,且因为对方隐瞒疾病导致自己在生活中承担了更多的经济压力,那么法院可能会判决无过错方获得房产的大部分份额。

如果存在债务问题,对于同居期间为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一般应共同偿还。同样,在偿还债务时,也会考虑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例如,双方为了共同生活向银行贷款,在偿还贷款时,法院可能会根据双方的经济状况和过错情况,合理确定双方的偿还比例,以保障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

三、如何证明对方婚前隐瞒重大疾病

要证明对方婚前隐瞒重大疾病,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医疗证据。这包括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检查报告等。这些文件能够直接证明对方所患疾病的种类、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患病的时间。例如,如果对方患有艾滋病,那么医院的HIV检测报告和确诊病历就是关键证据。当事人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如向医院申请查阅和复印相关病历资料来获取这些证据。

证人证言也可能起到重要作用。与对方接触较多且了解其患病情况的人,如对方的家人、朋友、同事等,他们所提供的证言可以辅助证明对方在婚前已经知晓自己的病情却故意隐瞒。比如,对方的家人在婚前就知道其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在结婚时没有告知另一方,那么家人的证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支持另一方的主张。

通信记录也可能成为有力证据。如果双方在婚前有关于健康问题的交流,对方在交流中故意隐瞒了自己的病情,那么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等通信内容可以作为证明其隐瞒行为的证据。例如,一方在聊天中询问对方的健康状况,对方明确表示自己身体很健康,但实际上却患有重大疾病,这样的聊天记录就可以作为证据提交给法院。在收集和使用这些证据时,要注意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以确保在法律程序中能够有效支持自己的诉求。

综上所述,民法典施行后,我国法律不再将特定疾病列为婚姻无效的情形,但婚前隐瞒重大疾病会导致婚姻可撤销。同时,在婚姻被撤销后的财产分割以及证明对方隐瞒重大疾病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处理方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