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07 15:27:31 人浏览
法定代理人和诉讼代理人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所代表的对象和所承担的职责不同。法定代理人代表的是未成年人、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主要负责保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而诉讼代理人则是在民事诉讼中代表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处理相关法律事务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代理人。下面详细来说法定代理人和诉讼代理人区别:
1.两者之间产生的根据不一样。法定代理人基于法律的规定,是固定的;诉讼代理人基于委托产生,是不固定的。
2.被代理人的范围不一样。法定代理人中被代理人是无、限行为能力的人。诉讼代理人的被代理人对行为能力没有限制。
3.代理人的范围不一样。法定代理人是由法律预先规定好的,被代理人的监护人,父母、有责任的监护单位等;诉讼代理人广泛,如律师、公民、单位、亲友。
4.权限范围不一样。法定代理人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不受被代理人意思表示的约束很多权利可以自己独立行使,如申请回避权、上诉权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都有。诉讼代理人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由被代理人进行授权,受被代理人的意思约束,若无具体授权,则无请求权、和解权、变更权等实体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0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也对法定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委托他人作为诉讼代理人。”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等相关法律也对诉讼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