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涉及各行各业。
其中音乐抄袭,算是多年的未解之谜。
热爱网上冲浪的朋友就能发现,时不时就有人站出来说自己的音乐被抄袭了。
但是,过一阵就销声匿迹、不了了之了。
那么,音乐抄袭到底谁说了算?
音乐抄袭的判定标准又是什么?
看完这篇文章,咱来好好唠唠音乐抄袭的判定标准。
一、音乐抄袭的4个前提
(一)是否存在实质性相似
词曲结构、旋律走向、节奏安排、音乐气质等方面是否相似。
(二)是否接触过被抄袭作品
接触,就是抄袭者可以接触到被抄袭的作品。
例如,写了一首歌,但是没有通过任何渠道发表,而是存在电脑里。
这时候市面上出现一首很像的歌,只能被认定是碰巧雷同,不会被认定成抄袭。
但是如果把这首歌发到任一平台上,他人有机会接触到该作品。
此时再出现高度相似情况,就不能排除抄袭的嫌疑。
(三)相似部分是否具有独创性
1、当两首音乐的相似部属于公有素材,不算抄袭。
公有素材指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过了著作权保护期的音乐、第三方购买的音乐。
2、 当两首歌的相似部分来自第3人作品时,原告也无法对其指控。
(四)创作时间的先后对比
二、法院怎么判断音乐抄袭?
法院判断音乐抄袭的重点在于实质性相似。
一般会采取专家咨询意见和鉴定结论两种方式。
综合词曲结构、旋律走向、节奏安排、音乐气质、听感来判断歌曲的实质性相似。
(一)词曲结构